灯塔作伴×三下乡丨邑大青年走进五邑革命老区,侨乡红色基因代代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的回信精神,在“灯塔工程”的号召下,结合“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16日-17日,五邑大学文学院师生14人组建了“青年红色筑梦队”,先后到开平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司徒美堂故居、南楼、金山公园、开平博物馆、烈士陵园、人民公园等多个五邑地区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学习,感受侨乡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伟大革命精神,引导侨乡青年学子认清自己的“根”和“魂”,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
﹀
﹀
第一站:周文雍陈铁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在烈士纪念碑前肃立敬礼,师生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重温入团誓词
师生参观周文雍陈铁军纪念馆,了解学习周陈二人的成长历程
师生心怀崇敬之情观看《刑场上的婚礼》电影
﹀
﹀
﹀
第二站:司徒美堂故居
2
当地群众深情地讲解司徒美堂的事迹,令在场每个人肃然起敬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对祖国忠诚
作为时代新人,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勇担民族复兴重任
﹀
﹀
﹀
3第三站:南楼
师生前往赤坎南楼,走进七烈士祠,瞻仰学习了七壮士”的伟大事迹。
“南楼七壮士”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炳在抗日战争中坚守开平南楼,英勇抗击敌寇、抵挡敌军多次进攻。即使被敌军使用毒气弹等阴险手段逮捕也宁死不屈。
[“七壮士”司徒煦、旋、遇、昌、耀、浓、炳 ]
[ 敌军打在南楼上的炮弹孔 ]
[ 千疮百孔的南楼 ]
﹀
﹀
﹀
第四站:出演《刑场上的婚礼》话剧
4话剧队的同学在现场深情演绎了《刑场上的婚礼》,再现了在生死关头为了保守国家民族机密不向敌人低头的民族英雄形象。“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志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革命精神长存于心。
﹀
﹀
﹀
5第五站:开平博物馆
走进开平博物馆,师生认真学习了开平的革命历史和发展史,深切感受到开平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体会到人民英雄们为了人民幸福生活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
﹀
﹀
第六站:革命烈士陵园
6站在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师生肃然起敬。看着头上的白云,思绪奔涌沸腾。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中华民族浩气长存!
﹀
﹀
﹀
7第七站:金山公园、人民公园、乡村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开平的红色革命文化,师生在金山公园、人民公园和乡村开展了“开平红色革命文化”问卷调查。
[ 同学们正在金山公园、人民公园进行调研 ]
[ 同学们在乡村进行调研 ]
团队感悟
本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结束了,但革命先烈的精神会长存于我们的心中。作为一名五邑学子,踏踏实实地为自己积极而幸福的人生作准备,将来为服务和奉献社会积蓄力量,就是我们无悔的选择!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高尚品德不应该被遗忘,他们的无畏,和奉献精神万古长青。中华民族的新崛起,需要我们每一个后来者奋发图强!
习总书记曾说过:“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肩负起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用先烈们高尚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前进,用青春的激情传承我们的红色基因,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五邑大学共组建实践团队235支,参与学生3000余人。其中,校级“灯塔实践团队”6支,校级实践团队40支,院级实践团队189支。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学校践行《五邑大学灯塔工程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活动开展立足侨乡特色,服务地方社会,从“青年大学习”行动专项计划、国情社情调研、科技支农帮扶、依法治国宣讲、教育关爱服务、爱心医疗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深入到五邑地区及广东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同学们将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情民意,磨炼意志,培养创新创造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争当实践先锋。
#同心共筑中国梦,青春建功新时代#
校团委现开设【 灯塔作伴x三下乡 】专栏,用于报道各团队有特色的经验做法及实践成果,欢迎大家后台留言团团君,我们将不定期在“五邑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推出~
[ END ]
美编 / 陈炬基
部分图文 / 五邑大学文学院
▼ 团团君猜你喜欢
❀邑大第六次党代会丨践行新思想 牢记新使命 为建设广东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而努力奋斗